第37章 灾情-《长生: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据锦衣卫的汇报,当地的百姓都已经绝望了。

    无数百姓哭泣。

    “按照各地受灾的情况,该减免赋税的减免赋税,不能让百姓失去希望。”

    “各地官员也要第一时间赈灾,赈灾的粮食不够,直接上奏,朝廷会解决的。”

    “再从南方调一批粮食北上,以备不时之需。”

    “钦天监也别闲着,全天监控天时,如果有下雨的迹象,一定要第一时间上报。”

    “趁着种玉米的时间还没有过去,得再种一茬粮食。”

    “百姓没有粮种的话,朝廷提供。”

    一连串的命令从杨轩的口中出来,随即传出京师。

    百姓们得知这些消息后,喜极而泣。

    朝廷没有对他们不管不顾,没有什么能比这更给人希望的了。

    无形的凝聚力汇聚而起,化作了国运。

    为了应对灾情,杨轩可谓是不惜代价。

    一车车粮食从通州运出,到达各地。

    各地官府衙门组织人手,以工代赈。

    修路的修路,兴修水利的兴修水利。

    经济要发展,就得先修好路。

    另外,这水灾也不是小问题,北直隶从大明立国以来,可以说是年年都有水灾。

    而且频发于夏秋两季。

    水利,也是重中之重。

    就这样在朝廷不惜代价的赈灾下,想要囤积粮食发财的粮商别说发财了,不亏本都算好的。

    尤其是从南方来的粮商,在得知朝廷有充足的赈灾粮后,气急攻心,直接喷出了血。

    这就是消息滞后带来的结果。

    那些消息灵通的大粮商,可不会趟这趟浑水。

    杨轩得知这些粮商的情况后,让户部拨了一笔钱,将这些粮食都收了上来,给通州的储备粮回了口血。

    通州的储备粮再怎么多,也不能一直放血啊!

    要知道,这些粮食,不仅仅是京师数十万人口的口粮,还是边关将士们的军粮。

    所以杨轩才会下令从南方调集粮食。

    储备的粮食,绝对不能低于红线。

    ……dengbi.net   dmxsw.com   qqxsw.com   yifan.netshuyue.net   epzw.net   qqwxw.com   xsguan.comxs007.com   zhuike.net   readw.com   23zw.cc

    


    第(3/3)页